《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Such a Dad!


《加州大地震》可以視為 New Line Cinema 及 Village Roadshow Pictures 繼去年以《直闖暴風圈》(Into the Storm) 5000 萬成本博回 1 億 6000 萬收益的巨大成功後再次攜手的作品,
兩者從事前宣傳到影片質感上,雖然換了一班製作團隊,
但總嗅得到幾分相似感在裡頭。

如果以視覺效果而言,
《加州大地震》在得到《直闖暴風圈》的激勵之後,
在特效上顯得更大膽。
不同於《直》片閃閃躲躲,以音效及角色表演來呈現龍捲風的破壞力,
《加》處處都是視覺直球,
從開頭處的胡佛大壩決提,到後來在 9 級地震下化作水床的加州地平線都是,
Brad Peyton 喜歡用大遠景呈現災難的全貌。
但他也並非上帝視角的完全中毒者,
在表現媽媽角色 Carla Gugino 在大樓中初次遭遇地震的一幕,
Brad Peyton 用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長鏡頭,
從餐具晃動、逃難、開門見到隔壁房間已成斷崖、
管線破裂、失火、樓梯間瞥見電梯失速墜落、
在頂樓一開門,眼前大樓崩壞,身旁泳池水花狂濺,
接著從樓層崩塌,人物宛如玩具般一層一層地往下摔,
最後在煙霧彌漫中結束這個長鏡。
這段就把一般人在面對災難時所感覺的措手不及與瞬息萬變呈現得非常精彩,
但可惜它是在片子開頭就搬上這段,
而後來的橋段設計卻再無精美如斯者,
讓後半段的創意展現上顯得有些捉急,
如最後高潮的大樓救女一段顯得非常無聊。
嗚阿阿光看這段也值啊


但在劇情上,《直闖暴風圈》與《加州大地震》異曲同工,甚至移花接木。
在牽引觀眾情感主線的家庭團圓劇之外,
《直》與《加》雙雙附贈一組「專業團隊」負責解說劇情,
前者是想拍到龍捲風的作死追風小組;
後者則是加州理工學院裡的地震預測學者。
深怕作為受困者的子執輩在畫面上顯得太單調,
兩片都附贈了精美災難伴遊情人一件,
《直》片中是屌絲兒子魂牽夢縈的波霸 Alycia Debnam-Carey,
《加》片則是在女漢子面前顯得像豬隊友的英國觀光客大哥 Hugo Johnstone-Burt。

而《直》與《加》主軸異曲同工,都是老子救小子,
差別在於一個是副校長救兒子,一個是隊員找女兒。
在 Dwayne Johnson 的角色設定上,我們看到有幾點值得玩味。
第一,他是救難隊員,比起《直》片無聊的畢業典禮片段,
《加》片開頭就是一場刺激的峽谷救美人,
在營造角色的背景上顯然費了更多心思。
而救難隊員這個身份,也讓 Dwayne Johnson 在後面災難來臨的淡定顯得合理,
觀眾也能接受他自若駕馭直昇機,或引導民眾到棒球場周圍的安全處避難等等。
第二,他是父親,而老父救女天經地義,
所以連基本鋪陳其實也可以省了,大可不必安排什麼夫妻不睦繼父威脅橋段,
只要災難開始,觀眾自己也知道角色的任務是什麼了。

但片子看著看著,卻發現兩種角色似乎有點矛盾了起來,
Dwayne Johnson 拿著直昇機上的無線電,指引著另一頭的妻子該如何逃亡,
無視底下哀鴻遍野,直往妻子受困的大樓飛去;
又或者小倆口在機上深情相望,
飛過宛如加州風情畫的大片田野,開始尋女之旅時,
難免有種:「這個人是正在做一個公器私用的動作嗎?」的疑惑。
作為父親,私人情感讓他去救女兒天經地義;
但作為救難隊員,我們又難免期待他像是平日工作一樣為了陌生人各種出生入死,
兩種形象都是英雄,但在《加》片的劇情上的角色疊加,
就顯得有些不相容了。

不過要從製作方的角度出發,
Dwayne Johnson 這角色定位極好,
因為他同時服務了兩種需求,
感官的,以及感性的。

在感官上,救難隊員的設計讓他能夠上天下海無所不能,
觀眾能夠接受他開完飛機又開船,空中跳傘好簡單,
這時角色的作用近乎一個災難遊樂場的伴遊,
他的靈活性成了導演用來秀特效的最佳視角。

在感性上,他千里迢迢穿過加州尋女,
最後在船上使力 CPR 的畫面又服務了那些希望看到角色情感的觀眾,
以及那些不甘於只是看一部「災難動畫片」的觀眾,
好像藉此就能說服觀眾「噢,看這角色,such a Good Daddy!」


於是在觀眾沈浸在女兒從鬼門關前被爸爸拉了回來的感動,
以及美國國旗在夕陽下飄揚的莫名畫面中,
數著大把銀子的 New Line Cinema 及 Village Roadshow Pictures 又喜孜孜的準備明年該推出哪種災難,以及該用哪樣的 Daddy 樣板形象來吸引觀眾了。


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
2015︱Brad Peyton︱114 min︱Action, Drama, Thriller︱美國
IMDb爛蕃茄豆瓣(中譯:末日崩塌)

0 意見: